2023-08-25 10:20:00 - 得帆信息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是指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打造统一的数字化工作场所;通过数字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打造满足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供应链 ,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化、自动化,实现人力资源全领域的数字化运营;通过智能化的员工服务,提升员工整体体验;通过智能化分析,帮助组织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数字经济浪潮下,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已成趋势。 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政府持续推出利好政策,推动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的深度转型。
数字化是个热点词汇,企业数字化是各行各业的趋势,在人力资源领域也是如此,但是避免盲目跟风,需要先搞清楚以下两个问题: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具有独特性。在其他业务数字化过程中,人都可以是“工具”,数字才是结果;而只有在人力资源领域,数字化是工具,人才是结果。因此,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需要特别考虑其业务特性。
人力资源数字化的前提,是企业能够清晰地定义有关人的数据如何统计,以便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帮助决策;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部门特殊性在于它并不直接拥有人力资源,而是帮助其他业务部门更好地管理人员。因此,很多人力资源数据并不是由人力部门产生,而需要由用人部门直接提供,如员工绩效数据。
数据定义:企业有关人的数据都是复杂且不断更新的。比如关于招聘完成率的数据,综合不同的因素可能有不同的定义,比如是以报到为准还是以发offer为准?是以新增需求的到岗率计算达成还是以包含离职补员在内的全部需求为计算口径?对这些复杂数据清晰描述与定义都需要内部的标准和流程来确定。
国内企业管理个性化大于规范化,流程的多变大多源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多变,今天是kpi考核,明天可能就是okr,数字化转型需要适应人力业务流程的多变性。
人力资源工作是需要大量工作协同的,从招聘、薪酬绩效、培训、人才发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内部,还包括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如共享同步信息、即时提醒、跨部门人员协作、记录协同信息数据等。所以,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需要涉及到不同的部门和业务流程,需要实现跨部门的协作和整合来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人力资源涉及到员工的个人信息、薪酬、绩效、晋升等敏感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得到保护,防止泄露。因此,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是面向全员的,全体员工将是参与者和使用者,因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工作量,也需要考虑员工的体验和满意度。数字化转型应该为员工提供更加便捷、透明和友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数字化的根本在于数字化思维,一切以数字、数据为主的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不应以事务、经验为主,而是从数据体现价值。如果没有这种思维,有再先进的工具也是没有意义的。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最终效果是搭建数字场景来更为直观地展示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活动,简单来说,如果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阶段是将需要大量纸质文档并且在线下完成的流程集成到线上,那么数字化阶段即是将单个业务场景或多个场景以数字化方式进行重新排列组合,通过数字化技术来重构和重新设计现实中的场景。
数字工具是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也是人力资源大数据管理的核心所在,一般来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具要么自研开发,要么外部购买。自主开发软件成本高,周期长,大部分企业选择购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但是普遍情况是市面上标品一般只解决80%通用需求,自己开发解决20%个性化需求,这样的做法导致成本太高,而且有些个性化程度高的场景甚至很难找到能支持的系统。所以说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而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下图调研报告所示,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市场仍有较大渗透空间。
﹀
﹀
﹀
● 一体化这个词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指把HR系统和其他系统整合在一起,让信息流转更加顺畅,也可以指将不同的HR管理模块整合在一起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流程优化等目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此外,一体化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行为,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
● 得帆信息曾为某制造业中国500强企业搭建了HR云平台,实现了高度集成共享以及从“候选人”到“员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招聘、测评、组织人事、绩效等数据全面整合分析,实现了人才全程一体化的数据分析。
﹀
﹀
﹀
“低代码”这个词听起来很神秘,简单来说,低代码是一种只需很少量、甚至不需要代码即可快速开发系统,并将其快速配置和部署的技术和工具。
举个例子,某工业互联网公司HR评分系统存在大量问题,例如问卷重复制作、问卷发放与填写提醒不及时、结果统计复杂,导致评分活动效率低下,人工工作量大,进度无法掌控。
搭建问卷题库,将问卷制作模块化,减少人工工作量;
实现问卷发放一键操作,并通过系统定时提醒用户填写;
﹀
﹀
﹀
前文说到,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是面向全员的,全体员工将是参与者和使用者。因此,HR系统要把员工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让员工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方便。例如,员工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假期余额,及时收到生日、入职周年提醒等,这样就不用再写邮件或者打电话咨询HR了。(HR小姐姐会心一笑????)
那么,为什么说HR数字化转型需要一体化X低代码X员工体验优先三者结合呢?
(一) 追溯到2010年左右,企业购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套eHR系统就够了。此后又陆续出现了SaaS模式的招聘系统、SaaS模式的测评系统等,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数字化,就需要购买多个软件,扩充接口。软件越来越多,接口越来越多,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首先,是业务的割裂。以招聘一个模块为例,负责招聘的HR希望应聘者接到offer后,信息可以自动发送给负责新人入职的部门,同时可以做好岗位需求的管控,与离职信息连通等。而现实是,不同模块之间存在大量的业务细节对接,逐一解决不太现实,业务与模块之间仍然是割裂的。
基于此,一套能够覆盖员工测评、offer、入职、人事管理、薪酬、绩效、人才盘点到离职的全生命周期的HR数字化平台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基于一体化业务的协同,我们可以纵深在人力资源数字化领域做更多事情。
(二) 解决业务、数据和体验的割裂问题,增强一体化特性后,企业的人力资源数字化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一套标准化的SaaS软件能够完全满足客户需求吗?肯定是不够的,需要利用低代码PaaS平台,赋能客户个性化需求!
没有哪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一样的,由此衍生的相关需求也是多变的。人力资源软件对于产品的迭代需求也是需要不断变化的。基于PaaS的能力,低代码的优势,可以帮助客户灵活搭建个性化页面,实现业务场景自主配置,帮助企业简化流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