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帆创始人张桐:低代码平台的定位和解答

2023-07-05 13:08:00 - 得帆信息

很多朋友都有疑问:得帆服务了非常多的500强大型企业,是不是只有大型企业才能把低代码用好?是不是只有大型企业才能用低代码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是不是大型企业才有经济实力去购买和使用低代码软件?低代码,零代码定位是怎么样的?

很多朋友都有疑问:得帆服务了非常多的500强大型企业,是不是只有大型企业才能把低代码用好?是不是只有大型企业才能用低代码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是不是大型企业才有经济实力去购买和使用低代码软件?低代码,零代码定位是怎么样的?

 

所以根据我与众多客户CIO的访谈和得帆在项目中的实践,讲一些大实话:

 

 

1个误解:

大型企业是因为低效而采购低代码工具吗?

大型企业远比大家想象的高效

 

 

首先,大家都对超大型企业,类似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宝洁,玉柴等这些大型企业有一定的误解,认为这些大型企业因为人员众多、机构复杂、流程复杂,所以效率比较低。但是实际上,和大家想象的都不一样,类似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宝洁,玉柴等这些大型企业的效率、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都远远胜过中型企业,更不要说小型企业。确实是这些企业的内部管理极为复杂,业务也极为复杂,但是他们远远比普通的企业高效,这些企业之所以是行业的佼佼者,与他们追求极致的效率、风控、运营管理息息相关,这才引出来这些大型企业会积极的考虑低代码这些工具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效率,进一步利用工具降低成本,并且也实实在在的取得了成绩,所以如果要学习这些大型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做他们验证过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市场中不断的进步或者不至于退步。

 

 

 

1个现实:

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时间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价值

 

 

其次,目前已经有很多大中型规模企业,也都是收入10亿以上的上市公司,已经开始使用了低代码平台,并且也逐步产生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所以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投入的成本。大家可以算一笔账,外包十名程序员一年的费用就至少要200万以上,在一个中型企业一套低代码平台就可以替代这至少十名程序员甚至更多。最重要的是,原来半年以上的开发周期现在被缩短到1个月甚至更短,时间才是最大的价值。正如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所说,“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所以对于中型企业而言,需要担心的不是产品贵不贵,自己能不能用好,能不能提升效率;而应该担心如果不尽快行动,会被追求效率和成本的其他竞争对手所快速超越

 

 

1个重点:

低代码/零代码定位是怎么样的?

LCAP要包括Low-Code和No-Code

 

 

再者,很多朋友也对零代码产品和低代码产品的选型有所困惑,因为认为零代码产品是面向最终业务用户使用的,而低代码产品是面向IT人员使用的。就我们在市场的调查来看,零代码产品让最终业务用户广泛的使用这件事实际还比较遥远,广泛的使用是指至少有1/10的业务用户直接使用构建各种应用,因为在企业中,零代码的规模化应用还有非常多的限制

 

  • 安全性的要求:数据安全、应用安全、权限安全等有一系列的要求和规范,而最终业务用户的重要业务数据不会在零代码平台中完成录入和查询,如果把这些业务数据进行录入,就严重违背了企业数据安全的规范和要求;

 

  • 真实的易用性:目前虽然零代码产品是拖拉拽的形式,但是并不能和Excel这种工具一样地简易使用,甚至更为简易的多维表格也没有做到为广泛的业务用户使用,仍旧需要有很多的IT基础知识,例如表单字段的构建等,更不要说复杂的业务模型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零代码产品在最终业务用户上无法使用。不过要做到和Excel一样的方便不仅仅是产品功能,还需要有大量的市场教育和培训,例如:常年在当当网计算机类排行榜前十的Excel类书籍。所以零代码想要走Excel的路,不仅仅是做好产品的功能和完善易用性这么简单,同时群众基础务必要坚实才行,这就是为什么阿里、腾讯、字节这些公司要在零代码上花大力气投入,但是中小型的软件公司就很难实现这样的市场教育和投入;

 

 

★ 零代码和低代码在企业中的定位

 

近期某零代码厂商在直播中,明确表达零代码适合做需求的原型,做简易的小型的业务应用,而不适合做复杂的应用,以及多部门协作的应用,我非常认可这个零代码厂商的定位。

 

那么,作为低代码厂商而言,一方面要解决企业复杂的应用搭建和开发,另一方面也同样需要解决零散的小型应用;所以在Gartner的分析报告中,看不到零代码产品分类,包括Hype Cycle和Magic Quadrant中只有LCAP(低代码),而没有零代码,只有在中国竞争格局报告中,把零代码厂商会叫做公民开发应用平台,就是说LCAP要包括Low-Code和No-Code

 

因此作为低代码厂商,肯定是要在一个底座上解决两类需求,一类是开发者复杂业务需求,一类是公民开发的零散简易需求,如果低代码厂商没有意识到需要解决这两类需求,那么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对于客户而言,维护和学习一套产品肯定比两套产品更为容易,投资成本也更低,无论是低代码还是零代码,初期的推广工作和培训工作都是由IT部门或IT人员完成的,所以给客户一个一体化的工具远远胜过多个工具的组合。这里多说一句,如果低代码平台没有一个一体化的iPaaS做支撑,肯定也是不称职,对于iPaaS这里不过多阐述,主要解决的就是数据集成和数据打通的问题。所以对于低代码产品而言,必须要涵盖低代码、零代码、iPaaS这三个组件才是合格的产品。

 

 

★ 谁才是低代码和零代码真正的使用者和拥护者

 

毫无疑问,最容易接受数字化变革的这批人是低代码的使用者和拥护者。但是正如《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中所描述,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是一场变革,而不是一个享受之旅,这必然带来非常多的痛苦,往往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数字化变革的拥护者,但是在变革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想象不到的困难,所以明确哪些人是这场变革最坚定也最支持的人是最为重要的,从我们的实践中可以了解到大致是这3类:

 

  • 第一类,最为支持的用户就是IT部门或数字化部门,因为他们距离数字化最近,每天耳濡目染,同时又能够站在企业自身考虑问题,所以低代码对于数字化部门来说是提质增效最为明显的,以前几个月的事情,现在几周就完成了,由于低代码的易用性,这样与业务部门的联系也更紧密了,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 第二类,就是业务部门的ITBP或数字化专员,这类用户与总部的IT部门有所不同,他们因为驻扎在战斗一线,所以能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业务随时变化带来的各种压力,虽然这类用户对业务和数字化的理解很强,但是往往这类用户的开发编码能力不强,低代码的横空出世给这类用户带来了福音,使他们极大的弥补了不懂写程序的短板,可以迅速地帮助业务部门搭建各种灵活的应用以快速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

 

  • 第三类,就是产品研发、人力资源部门、变革管理部门的用户,他们自身基本素质较高,日常就使用各种软件,同时都有比较强的数字化意识,希望利用数字化技术武装自身的业务流程和帮助他们的部门提质增效;

 

 

综合这三类人群,有这几个特点:

 

  • 具备很强的数字化意识,自然就成为数字化变革的拥护者

 

  • 具备的基础素质很高,可以很快的掌握和学会低代码的各种知识与操作技巧,并顺利通过低代码的专家认证,这样就解决了动手的能力

 

  • 对自身的业务或对用户的业务比较熟悉

 

这样就可以把业务和数字化通过低代码紧密的结合起来,真正能够帮助业务实现高效率发展。

 

 

1个趋势:

尽早加入到低代码阵营中

让自己乘上未来之船

 

最后,低代码逐步取代传统开发模式已经是大势所趋,正如汽车取代马车一样,肉眼可见的开发效率提升,以及开发成本的大幅降低,尤其是AIGC+低代码,更是为低代码插上了翅膀,虽然困难还有很多,哪怕低代码产品还有很多不足,但是不妨碍科技的车轮已经高速运转起来了。

 

我记得参加过一个复旦同学参访,其中有做燃油车的校友讲自己被新能源车搞得很焦虑,让大家给些职业的建议,当时复旦的包季鸣教授给了最中肯的建议就是让这位做燃油车的校友尽早加入到新能源车的阵营中。

 

我想同样的逻辑适用于低代码这个领域,从事传统开发的朋友可以尽早的加入到低代码的阵营中,不仅仅可以减少焦虑,更重要的是投身到真正的软件开发革命中,让自己尽早乘上未来之船。

 

猜你喜欢

    得帆在您身边 7*24小时 贴心服务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济南、青岛、西安、玉林...
    联系我们:400-087-0500